來趟說走就走的小旅行!說起新竹,除了竹科跟風城,我對這座城市懵懵懂懂。這回來到新竹市,從市區出發,走訪歷史老街、博物館、手作體驗與老市場小吃,再到濱海賞夕陽,結合文化、美食、自然的新竹一日輕旅行,無論是想深度探索,還是放鬆地慢慢走,不論是自行開車前來,還是妥善運用新竹觀光巴士,很充實、很精彩。
新竹火車站-新竹公園-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/手作體驗-午餐:FORK叉子咖啡-明發定置漁場-香山賞蟹步道-東門城區散策-晚餐:城隍廟小吃。
💡Tips:即日起到10月31日(五)止,凡遇假日及國定假日,新竹市政府推出免費的觀光巴士舊城巡禮,繞行西門市場、都城隍廟、東門市場、新竹公園等地,平均每20分鐘一班。
新竹東門城,也被稱為迎曦門,是當時竹塹城四大城門之一,也是目前唯一保存至今的古城門,來到新竹市區一定會經過的地方。時至今日,東門城周邊雖不再具有戰略防禦功能,卻也成為當地人民的休憩場所,這天也見到許多學生在廣場中練舞,是充滿生活感的新竹古蹟景點。
如果說新竹火車站是旅程的起點,那步行5分鐘距離的東門城圓環便是市區的交通與人文中心。這裡匯集9條道路的東門圓環,四通八達連結新竹市區景點,包括新竹公園,百年市場—東門市場、信仰中心的城隍廟,步行巷弄間也能感受不同的風城老文化。
新竹公園散策:文化、手作、美食
都說公園是城市中的綠洲,但新竹公園不只是放鬆的綠地,也是結合歷史、文化、親子與美食的多功能園區。
建造於日治時期的新竹公園占地廣闊,園區內還包含新竹動物園、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、手作體驗、美食咖啡廳、兒童遊樂設施等,建築群保留傳統的日式風格,無論是想漫步、拍照、用餐,能安排半天時間。
✨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
想在市區找個寓教於樂的景點,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。前身是新竹州自治會館,接待日本官員來台住所,戰後成為憲兵駐所,直到1999年改建為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,館內展示新竹玻璃工藝的發展史,包含從早期民生玻璃產業,到現代藝術創作的演進,以及製作玻璃器具,玻璃回收技術等,並有不定時的特展,展示玻璃工藝品。
新竹被譽為「台灣玻璃工藝的故鄉」,其玻璃發展史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,當時關西一帶有豐富的矽砂資源,是適合製作玻璃的原料;加上第一間哨子公司,瓦斯研究所都設於新竹,間接帶動新竹玻璃產業的發展,隨著時間的推演,玻璃應用範圍也從工業、醫療為主,轉變為日常使用的民生用品、建材、實驗玻璃等領域,時至今日,玻璃也能結合在地文化,成為精緻的玻璃工藝品。
▲二樓的玻璃工藝品常設展,依照「形」、「色」、「材質」、「表面肌理」、「空間感」、「當代設計」等主題,讓民眾感受玻璃的五光十色,展品會不定期更換,每一件作品都值得細細品味。
▲展示的玻璃藝術品都相當精美。
🌿特展:《玻慢慢—光影微步》
展館1樓正在舉行玻慢慢—光影微步特展,巧妙的運用玻璃光影的投射,展示時間的流動,尤其是第一展區,一個個玻璃藝術瓶懸吊空中,宛如時光碎片在空氣中靜靜流動,走進作品內部,像是漫步在時光的縫隙裡,那一刻,彷彿連呼吸聲都慢了下來。
.開放時間:09:00~17:00(週二 ~ 週日)
.門票:全票50元、優待票30元(軍、警、學生),新竹市民及年長者免費
.電話:03-5626091
.地址: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一段2號
.官網:https://culture.hccg.gov.tw/
✨春室 Glass Studio 手作DIY
來到緊鄰新竹玻璃工藝館的春室工坊,可以體驗手作玻璃工藝品的樂趣,選擇吹製玻璃、手工玻璃杯,或是燈炬作業。這次選擇的是製作攪拌棒,先選擇自己想要的造型跟顏色,戴上眼鏡後,在1,000度的高溫下先將玻璃軟化、塑形,整個過程約不到10分鐘,全程工作人員也會手把手指導,之後就需等待玻璃冷卻、成形,等待期間也可以逛逛2樓的選物店,或是3樓喝杯咖啡。
.開放時間:10:00~17:30(週二 ~ 週日)
.門票:攪拌棒250元起;玻璃杯 980元起
.電話:03-5611039
.地址:新竹市北區東大路一段2號
.官網:https://www.glasspoolstore.com/
✨叉子咖啡 Fork Cafe
逛完博物館,體驗完DIY,也差不多到了用餐時間。沿著公園步道行走,來到麗池公園湖畔,被林蔭圍繞的是一個日式建築群,前身是湖畔料亭,也就是高級的社交接待所,現已改為民間商家進駐,叉子咖啡是其中之一,老屋改建的咖啡廳,建築物本身保留了木造建築的樸實與溫潤,由外而內都散發一種淡淡的日式風情,大片落地窗讓空間特別通透,也讓窗外景色不經意的映入眼簾。
古色古香的日式建築,叉子咖啡提供的是義式料理,從義大利麵、燉飯、焗烤,另有鬆餅、蛋糕、炸物小點和咖啡飲料等,餐點表現也相當不錯,都可以感受到用心製作,擺盤也有質感。
好吃、好拍、好愜意,在新竹公園逛累了想小歇一會,這裡很適合。
.開放時間:11:00~19:00(週二 ~ 週日)
.電話:03-5612454
.地址:新竹市公園路273號
香山明發定置漁場 第一手魚貨批發

尚青的魚滴這啦!如果你也喜歡吃魚,一定要安排個時間來到香山明發定置漁場搶魚。
明發定置漁場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定置漁場。每天下午2點,會將當天捕撈的魚貨開放給民眾選購,所謂的「魚瀑布」,就是當漁網放上拍賣台時,將魚貨卸下的那一刻,魚兒宛如瀑布的傾瀉而出的模樣。雖然這天無緣親眼見到魚瀑布的盛況,但透過照片也是可以感受的到其壯觀的氣氛。
當天想購買魚貨的民眾,早就聚集在拍賣台周圍嚴陣以待,等待漁網一開就立馬將當天新鮮漁貨一一收入籃子中,整個過程可說是快狠準,不一會兒功夫,魚獲就被掃得乾乾淨淨。原以為這樣的魚市主要是批發商或餐廳業者在採購,但沒想到這裡也開放給一般民眾選購。
所謂的定置漁網捕魚,是源自於日本的捕魚方式,屬於一種被動式的捕魚方式,將魚網放置在魚群會經過的區域,讓魚群自己遊進去漁網裡,隔天再去將魚網撈起,也因為魚群可以自由進出,所以每天捕撈的數量跟總類也都不一樣,會在官方的LINE社群公告。
魚發定置漁場的魚都是以公斤計價,所有售價會清清楚楚的寫在白板上,看到不少人都是心滿意足的滿載而歸,圖左的這一藍魚竟然只要1000初頭,超便宜。買好的魚可以付費交由店家處理,或是自行到一旁處理,店家也提供冰塊保冷,記得帶保冷袋來裝。
.開放時間:14:00~17:00
.電話:03-5373452
.地址:新竹市香山區海山港路22-1號
香山濕地賞蟹步道 與螃蟹擦身而過的海岸秘境
「這裡夕陽非常美!」當我們一行人抵達香山濕地賞蟹步道時,導覽人員興奮地說道。雖然這一天沒能見到傳說中金黃浪漫夕陽,但是眼前景色依然令人心曠神怡!或許,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。
香山濕地是北臺灣最大的海濱濕地,也是新竹17公里海岸風景區自行車道的重要路段,這裡的潮間帶孕育了豐富生態,每當退潮時,泥灘上總能見到不少的招潮蟹、彈塗魚出沒。
沿著建置良善的木棧步道慢慢走,可以更近距離的觀賞濕地生物,越往前走,腳步易發輕盈,來到步道的盡頭,眼前突然開闊起來,遼闊的海天一線靜靜的,那一瞬間,有種「什麼都不想」的輕鬆感。
步道開放時間為 09:00-18:00 ,入口處有當天的漲、退潮時間參考。
▲退潮時,可以見到不少招潮蟹出沒。
▲來到步道最前端,眼前無盡的視野,心也跟著寬廣起來。
.開放時間:09:00~18:00
.電話:03-5216121
.地址:新竹市香山區中華路五段320巷35號
.官網:https://ssw.hccg.gov.tw/
美食推薦:東門市場 老市場與新創文化的碰撞
想吃懂一座城市,市場絕對是最好的起點。已有百年歷史的東門市場是新竹市具代表性的傳統市場之一,走進市場內,依然可以感受到那股生活的氣味;然而,這幾年東門市場卻也躍身成了美食集散地,而且聽說越晚越熱鬧。年輕人進駐開起了飲料店、日式料理、甜點店等,具創意的招牌,店家沿著路面擺起的桌椅,熙熙攘攘的用餐人潮,讓我一瞬間想到了日本屋台一條街的熱鬧景象,原來這百年老市場也多了點新潮的混搭風。
美食推薦:都城隍廟夜市 在地人都愛的銅板美食
每回來到新竹,都會抽空到都城隍廟走走,這裡不只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,更匯集不少新竹經典傳統小吃。肉燥飯、米粉、貢丸湯、肉圓、雞蛋糕等小吃攤琳瑯滿目,不論鹹食、甜食,都早已是有口皆碑的老店。
都城隍廟距離新竹火車站也僅要步行10分鐘左右的距離,離開前,記得來到這兒,吃飽喝足,帶點伴手禮,也為新竹輕旅行畫下滿足的句點。
這趟新竹一日遊,會訝異於新竹公園的環境,市區裡有這麼一塊綠地,包含動物園、博物館、體驗工坊、餐廳,讓人興起有空就去走一走的念頭;穿梭東門城圓環的小巷,濃郁的生活氣息,跟冰冷的科技印象有點衝突;來到海濱,魚場裡的吵雜、海岸濕地的閑靜,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多變。
你有多久沒有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呢?!
✎ 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