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北市東北角休閒漁業廊道之旅,製作月桃繩、做牽罟飯等透過手作DIY深入了解漁村文化(瑞芳、貢寮)

東北角休閒漁業廊道

來到漁村除了吃海鮮,現在也有不同玩法!這回參加休閒漁業廊道之旅,來到了東北角,走訪瑞芳、貢寮一帶,在南雅社區手作月桃繩,在貢寮餵食九孔鮑,以及製作全台唯一的牽罟飯,學習如何煮石花凍,趣味的DIY活動,輔以透過當地人的導覽解說,發現了漁村不同的一面。

東北角01.jpg

瑞芳:南雅社區月桃繩製作

說起南雅社區,南雅奇岩、南子吝步道、及劍龍稜等觀光景點令人不陌生;走進南雅社區,牆壁上的魚類壁貼,隧道內的解說牌,都可以感受到小小漁村對於歡迎觀光客前來的用心。目前推出的活動有社區導覽以及月桃繩、保家索DIY活動。 在東北角一帶隨處可見月桃葉,而使用月桃葉製作出的月桃繩,是南雅社區至今仍極力保存的傳統文化。月桃繩最初漁船是用來固定船隻的工具,只是現在都改為尼龍繩了。

東北角06.jpg 東北角05.jpg

製作月桃繩,首先先得去除月桃葉,留下月桃莖,接著經過捶打、剝絲,曝曬,製作繩索前得再泡水。 看似簡單,卻是相當繁瑣的工作,敲打月桃葉簡直不要太療癒。

東北角07.jpg 東北角08.jpg

接著就會透過旋轉機具將月桃葉綑成細條,宛如織布機一般,一邊轉繩索會不斷加長,操作者得觀察三條繩索的狀況來決定轉動的速度,而綁繩者得確認每個月桃梗綁的扎實,我覺得最困難的就是在銜接的地方,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鬆掉,或是找不到方向,教我的工作人員只說了一句「放上去就好」,但我卻還是可以弄得手忙腳亂,一直轉錯邊。

當三條繩索達到想要的長度,據說最長可以到2公尺,接下來就是透過三股編織器將繩索再擰成一股繩,原以為是簡單的工作,雖然只是轉動而已,但整個過程都需要團隊合作的,工作人員跟我說,最少得需要7個人,而且還得有默契。

最讓我佩服的是這綁繩子的機器,真的真的不得不讚嘆長輩們的智慧。

東北角03.jpg 東北角04.jpg

▲南雅社區也可以製作保家索,會有一種保家安康的寓意。

新北瑞芳南雅社區

南雅社區發展協會:

。預訂電話:0932-041264 二個星期前預訂

月桃繩體驗:500元/人

。保家索禮盒:每盒 520元

 

貢寮:鮮物本舖餵食九孔鮑

鮮物本舖10.jpg

「等一下,讓我去撿個海葡萄」一走進鮮物本舖,就見到老闆李勝興忙進忙出,然後不一會兒拿著海葡萄要我們進行摘撿工作,在漁村就是可以吃到現捕現撈的海鮮魚貨。

煺去城市裡的高薪工作,為了延續自家的養殖產業,李勝興回到貢寮,並成立了海鮮宅配品牌ー鮮物本舖,來到這裡,除了選購冷凍魚貨,跟著老闆的腳步,了解九孔鮑的養殖,體驗餵食九孔鮑;如果想要用餐,只要事先預約即可。

鮮物本舖03.jpg

鮮物本舖與自家養殖場僅有一條馬路之隔,李勝興帶著我們來到馬路的另一端,聽著海浪潮起潮落的聲音,空氣中瀰漫的一股海味,沿著海灣可以看到有著被石牆隔出一格一格的空間,這些都是養殖魚塭,是罕見的潮汐養殖場,底下養殖的是貢寮著名的九孔鮑。而這只是一小部分,轉個身海岸邊也有一大片的陸上養殖場,面積是潮汐養殖場的5-7倍。

得天獨厚的地形,海水中的鹽度,潮水每天的漲退,讓九孔養殖場常年維持在活水狀態,也是貢寮九孔鮑品質優良的最大因素。

鮮物本舖07.jpg 鮮物本舖08.jpg

來到這裡,最讓我好奇的就是九孔鮑餵食。九孔鮑吃什麼?是真的從來沒有想過。海岸邊上有個大水潮,裡面有著數不清的海菜、龍鬚菜,這些都是九孔鮑的飼料,清洗的時候就像是大型洗衣槽。李勝興熱情的邀約有興趣的人一同去體驗餵食,走到魚塭中央,拿起塑膠管,打開開關,噴出的大量水柱中混和著龍鬚菜、海菜,宛如消防員灑水般的左右晃動,不僅得均勻噴灑,還必須控制好水柱的強勁力道,十分需要技巧的一項作業。

回到岸邊,就開起炙燒九孔的體驗。找出九孔鮑的嘴巴之後,先以畫圈方式在背面炙燒一次,接著翻面再炙燒一次,直到周圍翹起、表面微焦即可,剛炙燒完成的九孔鮑口感脆彈、鮮味十足。

鮮物本舖05.jpg 鮮物本舖06.jpg

▲除了自家養殖場,為了讓更多人可以認識海洋魚類,在養殖池裡還可以見到海膽、河豚等生物。

鮮物本舖02.jpg 鮮物本舖09.jpg

除了導覽、餵食九孔鮑體驗,鮮物本舖也提供用餐服務,但這裡是得自己動手料理。李勝興會先準備好基本食材,以及簡單的主食。

與海葡萄、九孔鮑並列為鮮物本舖三寶之一的大白蝦,只要水滾後放入白蝦,熄火、悶熟即可,想不到這麼快速又簡單,煮好的白蝦肉質緊實甘甜,不一會兒功夫就被光盤了,連平常不太吃蝦的我都忍不住吃了好幾隻。

這裡還有很特別的海葡萄麵,是使用海葡萄汁去揉麵製作的,簡單的拌個蔥油就很美味。

鮮物本舖01.jpg

鮮物本舖

。預訂電話:0980-868608 三個星期前預訂  

產地體驗+用餐:1000元/人  

。產地體驗:400元/人

 

貢寮:龍門社區製作牽罟飯

龍門社區.jpg

聽過龍門沙灘,去過福隆海洋音樂祭,卻鮮少走入龍門社區。古稱舊社的龍門社區也是東北角休閒漁業廊道遊程的特色點,有著北台灣獨特的沙丘地形,多樣的海濱植物,不臨海,靠著一條全長僅4公里的雙溪河貫穿,漁業也曾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,以牽罟、捕鰻苗、小舢舨船等沿岸漁業為主。

我們與導覽人員會合於當地的昭惠廟前,進行社區導覽。

龍門社區02.jpg 龍門社區01.jpg

走訪百年老街,穿梭在大街小巷,如果沒有導覽解說,不會注意到原來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是有故事的。比如這間使用沉積岩堆建的建築,看著石塊的堆疊,彼此交錯卻又井然有序。

龍門社區05.jpg

代表性的景點龍門吊橋橫跨雙溪河,長200公尺,是觀賞雙溪河和福隆海水浴場的推薦地點。橋的另一端是龍門露營場,也可以進行SUP、獨木舟等活動。

龍門社區04.jpg

繞行龍門社區一圈,來到里海食堂,進行體驗製作牽罟飯。 「牽罟」是早期台灣的捕魚方式之一,也是龍門的傳統文化。牽罟飯是當時為了讓忙碌的漁民可以隨身攜帶,抽空充飢食用,所使用的食材都是取自當地。

包裹牽罟飯的葉子是使用黃槿葉、血桐葉,兩片葉子堆疊後再將飯放進葉子中,兩手一紮,最後再用當地採集的鹹草做成草繩綑綁,非常簡單,就像包飯糰一樣。

每家牽罟飯都有各自的特色,食材添加依自己的喜好,里海食堂使用的有豬肉、紅蘿蔔、小魚乾、紅蔥頭、香菇爆香製成,原以為這一鍋香噴噴的飯是用電鍋炊飯般簡單,但想不到里長娘表示,「是用大鍋炒出來的,甚至是從生米開始炒。」,聽得我立馬再多吃一個。

里長還說,也有旅行社跟他們合作,只要有團體客人就會事先做好專程送到車站給客人,品嘗這傳統的特有美食。

龍門社區03.jpg

龍門里海食堂

。地址 : 新北市貢寮區龍門街1-1號

電話 :0932-874-658

 

貢寮:卯澳漁村煮石花凍

卯澳社區04.jpg

「來到東北角,不用問就是石花凍」同行友人這麼跟我說。

的確,一整天行程不管到哪裡,漁村端出來的消暑聖品、解渴飲品不約而同都是石花凍飲,而來到卯澳漁村,親自體驗了如何煮石花凍。

卯澳社區02.jpg

石花凍的製作意外的比我想像的還要耗時,石花菜得經過反覆地曝曬,挑選出雜質,最後再熬煮出膠質,再過濾一次,放涼之後就可以食用,煮好的石花凍是透明無味,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添加。

這回在卯澳社區喝到的添加蜂蜜的石花凍,淡淡的清甜很爽口,吳大哥建議可以再加點檸檬,整個風味又更上一層;而這趟行程在鮮物本舖還吃到了添加了洛神花的石花凍,酸酸甜甜讓我忍不住多喝好幾杯。

卯澳社區也推出石花凍的禮盒包裝,海女的圖案讓人看得覺得可愛又充滿親切活力,還巧妙的將禮盒設計成簍空區域,讓石花菜放進禮盒中就像是海女的頭髮。也讓我驚覺到,「原來台灣也有海女文化!何必捨近求遠跑去日本」

卯澳社區03.jpg

▲熬煮石花凍得至少2個小時將膠質熬出,再經過紗布過濾雜質。在卯澳社區的石花凍DIY課程中,最後每個人都可以帶回一小瓶自己煮的石花凍。

卯澳社區發展協會FB 0921-856-036

卯澳社區01.jpg

以往走訪漁村都是到漁港吃個海鮮,吹個海風就走,但這次在當地人的導覽解說下,更加了解當地的特色文化、歷史,搭配DIY體驗活動,是有吃又有玩。

※本文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合作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